首页

婉慈初九女王视频免费

时间:2025-05-29 13:54:50 作者:小麦适收期只有3到5天 几成熟收最好?怎样判断蜡熟末期? 浏览量:21820

  眼下,麦收工作由南到北正有序推进。说到小麦收割,民间有“九成熟、十成收;十成熟,一成丢”的说法,意思是说小麦不能等到十成熟再收割,这样产量就会大打折扣。那么,小麦什么时候收最好呢?

  小麦最佳收获期是蜡熟末期到完熟初期,也就是通常说的九成熟的时候。这个阶段小麦籽粒含水率约15%~25%,产量最高,品质最好,收获时损失也最少。

  如果收获过早,灌浆不充分,产量就会降低,而且含水量高,不仅脱粒困难,籽粒也容易破碎。而收获过晚,会加大落粒、掉穗的损耗。

  在实际中,很多农户为了省去晾晒、烘干环节,更愿意在完全成熟后收获,但这样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损耗,因为小麦进入完熟中期或后期时,茎秆完全干枯,籽粒体积也已缩小,麦粒已经干硬,一部分营养会回流到茎秆中,品质会降低。

  怎样判断小麦进入蜡熟末期呢?取一株麦穗,搓掉表皮后,看到麦粒呈现深浅不同的黄色,硬度有些发软,表层已成蜡质状,这时候就是小麦蜡熟末期。从远处看,麦田上下部分为黄色,中间有一条绿带,也表明进入蜡熟末期。

  小麦适收期也就3到5天,如果收获不及时,不仅造成产量损失,也会影响下茬作物播种。因此,确定收获时间后,要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、品种特性和栽培条件,合理安排收割顺序,确保颗粒归仓。

  如果赶上降雨临近,或急需抢种下茬作物,或遇上品种易落粒、折秆、折穗、穗上发芽等情况,应适当提前收获时间。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智库报告:“南海仲裁案”相关方连犯三错

杨先让、杨阳父女的《黄河十四走》是《汉声》杂志与大陆学者的首次重要合作。“这本书是在黄永松他们的鼓励和引导下才写出来的。”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创办人杨先让对记者说。出于教学需要,1986年起,杨先让带领师生赴黄河流域开展民间艺术田野考察,历时4年的14次走访,足迹遍及8省区,从黄河上游走到入海口,期间拍摄数千张图片,并整理出20多万文字。

世界首例克隆藏羊在青海诞生

义务反扒时,他奋战7000余小时,多次英勇面对持刀威胁,数次负伤勇擒歹徒,追回近200部被盗手机、30余辆电动车、2万余元现金、2台笔记本电脑、40余辆自行车,为公众挽回近70万元经济损失;

赛尔号

香港培侨中学于1946年创办,最初主要招收东南亚的华侨子弟,期望通过教育让他们了解中国国情和发展前景,从而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支持力量。1949年以后,学生虽渐以本地生和侨乡学生为主,但仍沿用“培侨”之名。

一季度雄安新区集中开工56个项目

“我相信,无论是中国观众还是缅甸朋友,都能在这些作品中找到共鸣,感受那份跨越时空和地域的艺术魅力。”保山市文联美术家协会会员葛梓瑶说。

搭建政产学研交流平台 海淀文化创意大赛呈现新气象

“我们强调的是不同文化身份的融合,这不仅丰富了我们身边的世界,也使得舞台上的世界更加多元。”他说,“‘不同’并不妨碍我们进行良好的合作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是我们生命的本质。”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